一、节能模式的工作原理
CPU服务器的节能模式通常通过动态调整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和电压来达到节能目的。这一过程被称为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在低负载情况下,CPU会自动降低频率和电压,从而减少功耗;而在高负载时,CPU则会提升性能,恢复到最大频率。
1.1 动态调节
这种动态调节不仅有助于降低能耗,还能在需要时提供可观的处理能力。大多数现代CPU都具备多种节能状态(C状态),例如C0(活动状态)、C1(待机状态)等,CPU根据当前负载情况在不同状态间切换,以实现最佳的能效比。
1.2 节能技术的应用
除了DVFS技术,许多CPU还采用其他节能技术,如核心关闭(core parking)和超线程禁用(hyper-threading disabling),以进一步提高节能效果。这些技术允许CPU在不需要时关闭某些核心或线程,从而显著降低整体功耗。
二、节能模式对性能的影响
尽管节能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功耗,但对性能的影响却是复杂且多面的。
2.1 性能下降的风险
在某些情况下,当服务器处于节能模式时,CPU的频率和电压降低,可能导致性能下降。这对于需要高计算能力的任务(如高性能计算、大规模数据处理等)尤为明显。任务执行速度可能变慢,响应时间增加,影响用户体验。
2.2 性能波动
节能模式下,CPU的频率和性能在不同的负载条件下波动,可能导致性能的不稳定性。在处理突发性负载时,CPU需要迅速提高频率以满足需求,而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短暂的延迟,这对于实时应用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2.3 优化管理策略
然而,合理配置和管理节能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性能影响。例如,通过使用智能负载均衡和调度策略,可以确保关键任务在高性能模式下运行,而非关键任务则可以在节能模式下完成。这种策略能够更好地平衡能效与性能。
三、节能与性能的权衡
在选择是否启用节能模式时,用户需考虑多个因素:
工作负载特征:
对于计算密集型和延迟敏感的应用,可能需要牺牲部分能效以保持性能。
而对于大量低负载的任务,节能模式则是更合适的选择。
设置上差不多:
Power Techology 选中Performance ,或者选中 Custom,再手动调整。
Power Policy Select 电源策略选择,菜单选项为:
- Efficiency(节能模式):效率优先,启用后是低性能低功耗模式,此模式可确保降低系统的功耗。
- Performance(性能模式):性能优先,启用后是高性能高功耗模式。
- Custom(自定义):用户自定义模式,兼顾性能、延迟和能耗。建议配置CPU运行在标准频率。
BIOS -> chipset -> Energy Performance Tunning
- Energy Performance Tunning 选中BIOS
- Energy PerformanceBIAS 选中Performance
- Workload Configuration 选中Balanced
CPU P State Control
- EIST 选中Disabled
- Turbo Mode 选中Enable
CPU C State Control
- Package C State limit 选中C0/C1 state
- CPU C3 report 选中Disabled
- CPU C6 report 选中Disabled
- Enhanced Halt State (C1E) 选中Disabled
ACPI T-States 选中Disbaled